假如4年前问起腾讯是什么?你可能毫不犹豫地回答是聊天工具QQ——IM(即时通讯)的代名词;假如1年前问起腾讯是什么?你或许会加上网游、门户网站;假如3个月前问起腾讯是什么?你可能就一脸茫然。
腾讯公司实行副总裁吴宵光对于腾讯的商业模式设想非常简单:把传统生活搬上互联网,塑造在线生活。
号称坐拥5.5亿注册用户名,活跃用户名2.2亿,同时最高在线2000万。TOM在线CEO王蕾蕾不无羡慕地说:插根扁担也能开花。
开出哪种花?马化腾用它仿造一个金砖单词:ICEC,I代表Information(信息),C代表Communication(通讯),E代表Entertainment(娱乐),C代表Commerce(商务)。“多样化的目的是提供在线生活,在线生活的背后则是社区,上述所有服务都将通过社区串起来。”
马化腾的胃口足够大:“无线(增值)有100多亿元的盘子,大家需要进来;网络游戏有70多亿的盘子,腾讯不可以舍弃;广告有30多亿的盘子,腾讯不可以舍弃;腾讯不可以舍弃的还有搜索、电商。”
目前,运营商正在整顿SP,无线增值在呈负增长,腾讯也不例外;网络游戏是将来的业务,网络媒体广告刚刚起步。在腾讯,占据最大份额的就是吴宵光负责的网络增值业务。假如根据公司最新的财报数据,不分开网游统计的惯例,这一块超越65%比重。这既让吴宵光有一种欣慰,更让他感觉重压巨大。这位性格内向的低调人物初次向外面提出了腾讯“一纵一横”的定义。
纵横之道
今天的网络基本演化为几种收费模式:雅虎、新浪的网络媒体广告,Google、百度的搜索推广,盛大、网易的网游,eBay的买卖付费,阿里巴巴电商的会员费。当然还有亚马逊、当当等的网购,严格说,这不过是把信息传递搬到网上,但还做着网下苦力的角色,假如如此,戴尔可能是最大的网上商店,不少传统的企业也在做同样的事情,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模式。
但,熟知腾讯者会了解,它的商业模式非常难用一句话说了解,会员费、网络媒体广告、游戏点卡、买卖付费等都有,而最大的一块网络增值业务包含QQ秀,QQ宠物、QQ空间等才是它的收入来源。以QQ空间为例,除去把IM的基本资料转移以外,增加音乐、相册等更多表达个性、品位这类能产生共鸣的东西。其他如QQ秀、QQ宠物等,通过网友表达自我,情感依托来获利。用吴宵光的话说,“扩展了关系链的能力”。正是这种扩展了的关系链,展示着不一样的形象,衍生更多需要,进而寄托情感,产生巨大的需要,这种需要就是腾讯的价值和收益所在。
“将来提供个性化表达自我的体验,从传统转移到网上,低本钱、准时,使社区生活更容易。”吴宵光觉得。
事实上,不少人也看到这一点,努力地做着,但鲜有成功者,倒是让卖社区软件Discuz者发了大财,它打通BBS和博客的界线,使每个BBS用户都可拥有一个博客。但,无论是BBS还是博客,除去增加用户黏性、积累用户资源,依旧看不到亏损的尽头。为何只有腾讯成功了?
“经过剖析,大家依托IM平台,去提供大家的增值服务。这是最基础的,其他通过BBS做、博客做,大家只看内容,不太看形象。”吴宵光剖析。
恰好是通过IM平台的朋友圈、关系链提供更丰富的自我展示能力、推荐通过购买产生经济效益,而朋友圈子、关系链通过IM的复制延伸产生巨大的用户群。据腾讯拍拍网电商部总经理湛炜标介绍,QQ有1000万个群,每一个群就是某个种类的圈子,每一个圈子平均愈50人。
“通过QQ秀、QQ宠物、QQ空间等横向服务不断扩展用户在IM平台上的个人属性和关系链,使应用更丰富;同时,纵深挖掘更多新需要,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。如此横向扩展平台,纵向丰富应用。”吴宵光把它总结为腾讯“一纵一横”的方案。
早期网民通过各类BBS、新闻组、留言板、聊天室等方法参与互联网社区,讨论自己关心的话题,并在管理员审察模式下发布文字信息,这个时候无论是信息传播维度,还是影响力、个性化信息表达都是幼稚的,仅仅局限于单向度的纯文本发布。
伴随网络应用的不断渗透,一些表达纵向垂直主题的平台开始不断丰富起来,比如同学录、旅游类社区、摄影类社区等,直接将现实生活当中有同样兴趣喜好的团体迁移到了互联网上,所不一样的是愈加跨越时间空间地域,愈加发扬光大;同时,一些出色的综合性平台,比如Myspace、mop、天涯等因为人气的很多汇聚,也不断地成熟进步起来;平台的进步开辟了一个简单的双向互动交流环境,网民渐渐主动起来,对话主体和信息互动模式愈加准时,开始了图文并茂的社区化交流年代。
与Myspace殊途同归?
“传统BBS、博客只不过单向度联系,而增加了社区功能,朋友、同学、熟人等关系链都搬到网上,这是最大的核心竞争优势。”吴宵光说。对腾讯来讲,即把IM的平台性和社区的体验性结合,进行资源扩展。而社区之所以成为核心,正是由于在各种新技术的辅助下,更好地满足了大家在目前信息互联年代的需要,那就是超越简单商品和服务的体验性,以个性化、情感化、娱乐化、休闲化为代表,一种体现互动、个性的网络新社区生活。
今年8月,Myspace的流量终于超越雅虎,成为全球第一大流量网站,这是一件标志性的事件。作为WEB2.0的应用,在同业的一片惨淡声中,Myspace的成功意义深远,意味WEB2.0并不是找不到盈利模式,虽然Myspace还没有走出亏损的泥沼,但已为期不远。按现在水准,Myspace年收入约2亿USD。
Myspace由一群美国加州年轻人创立于2025年,2025年7月被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以5.8亿USD回收,之后进步飞快,全球流量一举夺冠。Myspace的功能包含交友、博客、BBS等,Myspace把线下生活成功地搬到网上,总结一下的话:通过音乐、明星对用户的吸引;相对真实、丰富的个人资料;很多真实生动、吸引眼球的照片;自由冲浪的交友方法。通过网站交友、推荐、线下聚会,成为青年不可离别的社区生活的一部分。其收入主要靠网络媒体广告,前景被业界一致看好。也有人把它归结为个人综合门户网站。
“腾讯是在IM平台上叠加网络增值、搜索、拍拍(拍卖)、网络游戏等,是基于整个在线生活平台的角逐。”吴宵光说。
腾讯、Myspace好像殊途同归。Myspace是从体验性向平台性延伸,腾讯是从平台性向体验性扩展。
然而当各类具备WEB2.0元素和理念的IM、博客、SNS(互联网交友平台)、RSS(浅易信息聚合)、播客、智能搜索、网摘、点对点(P2P)技术与工具的广泛应用,特别是被Myspace、腾讯等海量互联网公司整理在一块之时,社区的定义则有了充分意义的外延,以个性化展示和一同参与并重,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打造以自己为中心的个人社区门户,通过各种整理的应用,享受是我们的在线生活。比如QQ空间等新兴的个人空间商品不但一个像博客的信息发布社区,更是一个可以展示自己虚拟形象、音乐、空间装饰等应用为一体的个性化社区的典型代表。